「胡撇仔」一詞,在歌仔戲業界以及學界研究者的看法,大致認為自「opera」的日語讀音所
翻譯而來,亦有「烏撇仔」、「黑撇仔」、「黑碟子」、「胡撇拉」等寫法,原指摻雜流行歌
曲演唱的新劇表演,而後因歌仔戲也納入了流行歌的演唱,因此「胡撇仔」就被借用來指稱歌
仔戲的這種演出風格,爾後逐漸擴大其內涵。

胡撇仔戲的源起,可上溯至日據時期。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,日本政府為壓制殖民地的民族文
化力量,推行「皇民化運動」並禁鼓樂,台灣的傳統民間戲曲一律禁演,戲劇的上演必須符合
日本化的要求,如演唱日文歌,穿日本和服等,並且經由警察的批准方可演出。歌仔戲為了生
存,必須改變其傳統演法,「改良戲」應運而生。「改良戲」在服裝、音樂、化妝、舞台裝置
方面,雖遷就時局有所改變,但是在劇情、腳色編派或表演方式上,卻仍舊依循著傳統戲曲的
表演邏輯。

胡撇仔戲承繼了此種風格,在形式上力求多變,但無論是情節、表演、音樂、整體邏輯方面,
卻仍舊充滿著濃厚的「歌仔味」。其情節或有敘事程式、故事原型可循;但演員的表演仍須具
備基本的功底;至於音樂設計部分,如歌曲的安插段落以及背景音樂的運用概念,依然與傳統
邏輯相符,差別只在於選取的音樂,變成流行歌或西樂。換言之,胡撇仔戲講求的是情境與氣
氛的營造,而不受到形式的限制。分辨一齣歌仔戲是否為胡撇仔戲,可以從「流行歌曲的使用
」、「華麗的變體服裝造型」、「舞台特殊效果的使用」、「寫實生活化的表演與口白」
,或是在題材思想方面「以倫理愛情復仇為主題」、「奇情悲喜的通俗劇路線」
等,作
為判定的指標。

 作者:陳慧玲

個人簡歷:
臺大歌仔戲社第六屆團長,臺大工商管理學系畢業,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理論碩士。主
攻歌仔戲文場及武場,對北管、崑劇、京劇後場均有涉獵。

碩士論文:
《外台歌仔戲藝人表演風格形塑之探討—以蔡美珠演藝歷程為對象》,北藝大戲劇研究所碩士
論文,2004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phyrope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