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哪裡需要我,我就去哪裡。」從演員、導演、燈光到舞臺設計,威光
的舞臺設計之路看似隨順著環境需求,但對於從小愛手作工藝的他,似乎有
些個「水到渠成、順理成章」的機緣與況味。

  「舞臺設計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我們所熟悉的環境,這對於從小愛畫畫
、做東西的我,是再棒不過的工作了」不搶導演、演員等熱門的領域,一開
始只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去作粗重的舞臺執行,卻陰錯陽差的讓威光找到大展
身手的舞臺。曾經為了製作出石牆的粗糙質感,來來回回的在家附近的石牆
下一待就是半天,仔細觀察凹凸的紋理,思考光線造成的陰影效果,「平常
匆匆經過不以為意的東西,真正要再現時,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細節不曾
注意,但就是這些細節才造成物與物之間『質感』的不同。」而舞台設計的
挑戰之一,就是要用別的東西『擬真』出要表現的物件,這不僅挑戰著觀察
力,更需要運用想像力。「我總不能真的搬一座石牆上舞台吧!」威光笑著
說。

  但是光鮮舞台的背後,現實的預算以及技術問題,則是舞台設計無可逃
避的問題。「臺灣的劇場生態比較不需要你做出史詩般震撼的場景,而比較
需要一個『能解決問題』的人。」換言之,能在技術、預算、藝術、導演、
演員、燈光…等需求之間妥協並成功打造的,才是真正的「設計」。

  「看到《雪夜客棧殺人事件》的劇本蠻開心的,讓我有個機會把童年回
憶呈現在劇場。」提到《雪夜》威光難掩興奮的說。小時後就很愛看「福爾
摩斯」和「亞森羅蘋」,長大後則看推理漫畫,喜歡金庸、古龍這些含有大
量懸疑元素的武俠推理。「每作一齣戲,我就會把自己『浸』在那個氛圍裡
,因著設計題材的不同,我會調整自己的生活來趨向戲的主題。」而《雪夜
》正好給威光一個重新浸淫推理世界—特別是帶有東方古典情味作品的機會。


 舞臺設計/陳威光

  台大戲劇系第四屆畢業、現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研究所,主修
舞台設計。大學時曾擔任台大外文系《Speaking in tongue》及台大戲劇系畢
業製作《犀牛》的舞台設計,進入研究所之後,擔任過綠光劇團《人鼠之間
》,唐美雲歌仔戲團《黃虎印》,《蝶谷殘夢》舞台設計助理。曾獲2008年
韓國劇場設計競賽《李爾王》銅牌,喜歡與人讀劇討論劇本或看戲時得到的
設計靈感,在設計上嘗試以舊元素為基底,加入些許新元素來創造熟悉又富
含新意的視覺效果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ephyrope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